你的位置:联华证券_在线股票配资平台_实盘股票配资首选平台 > 在线股票配资平台 > >股票配资炒股怎么样 百奥赛图IPO:18亿亏损下的高管薪酬狂欢与研发断崖
热点资讯
在线股票配资平台

股票配资炒股怎么样 百奥赛图IPO:18亿亏损下的高管薪酬狂欢与研发断崖

发布日期:2025-07-10 21:23    点击次数:64

股票配资炒股怎么样 百奥赛图IPO:18亿亏损下的高管薪酬狂欢与研发断崖

一家累计亏损18亿元的生物医药企业,高管年薪却集体突破200万元,研发投入腰斩的同时股票配资炒股怎么样,实控人薪酬翻倍。

2024年,当百奥赛图在财报中高调宣布“阶段性扭亏为盈”时,董事长沈月雷的薪酬从205万元飙升至425.9万元。同年,这家公司研发投入却锐减53.6%,从2022年的6.99亿元断崖式降至3.24亿元。

一边是累计未弥补亏损高达18.4亿元的财务黑洞,一边是高管薪酬逆势暴涨的狂欢。这家顶着“基因编辑第一股”光环的企业,正在上演一场资本与实验室的荒诞剧。

01 卖鼠为生,4700元一只的小鼠撑起“创新”门面

百奥赛图的核心故事曾是“千鼠万抗”——一项号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抗体药物的宏伟计划。但现实是,创新药开发业务至今仍是亏损重灾区,每年稳定消耗2亿元左右资金。

在药物管线迟迟无法商业化的窘境下,公司悄然转型为“高端实验鼠供应商”。

2024年,模式动物销售收入达3.89亿元,占总营收39.71%,跃居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。一只靶点人源化小鼠售价高达4700元,免疫缺陷鼠也要260元/只。讽刺的是,这项“高端业务”的毛利率仅52%,远低于竞争对手药康生物65%的水平。

当投资者追问“千鼠万抗”进展时,招股书轻描淡写:最先进管线YH003(针对胰腺癌的双抗药物)仅推进至临床二期,而竞争对手信达生物的同类产品已进入三期临床。

五年投入超20亿研发资金,“颠覆性创新”仍未走出实验室大门。

02 薪酬狂欢,亏损18亿与高管年薪2145万的魔幻对照

在公司深陷财务泥潭时,管理层却筑起薪酬高地。2023年,10位核心高管薪酬合计2145万元,平均每人超200万元。董事长沈月雷年薪205.73万元,四位副总经理薪酬均超过他,其中陈兆荣年薪303.75万元。

更魔幻的是,2024年当公司宣称“扭亏为盈”实现3354万元净利润时,沈月雷薪酬翻倍至425.9万元,而同期康龙化成董事长薪酬仅微涨0.51万元至221.33万元。

高薪并未留住核心人才。2023年末至2024年初,薪酬最高的四位副总经理全部离职。研发团队规模从2022年底的627人锐减至2024年底的337人,几近腰斩。

上交所在问询函中直指核心:“在持续亏损情况下高管薪酬的合理性何在?”答案写在招股书募资用途栏里:公司计划将IPO募资中的2.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,而2020-2024年上半年累计亏损已超18亿元。

03 研发断崖,当“技术驱动型”企业砍掉53%研发投入

百奥赛图曾以研发投入凶猛著称。2022年单年研发投入近7亿元,占营收比例高达130.96%。但2024年研发费用骤降至3.24亿元,较峰值缩水超50%,研发费用率从130.96%暴跌至33.04%。

公司对此的解释是“大规模研发投入阶段已结束”。然而其核心管线推进缓慢:10个药物管线中仅5个进入临床试验,尚无任何产品启动商业化生产。

在“千鼠万抗”计划尚未兑现之际,研发投入的腰斩引发市场强烈质疑。更令人忧心的是,研发团队两年流失290人,核心管理层集体出走。当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开始节衣缩食搞研发,其技术故事还剩几分可信度?

04 资金困局,4亿现金如何覆盖3亿债务与18亿亏损?

百奥赛图的资金链已紧绷到临界点。截至2024年6月,账上货币资金4.11亿元,短期有息负债达3.2亿元。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,2021-2023年分别为-3.66亿、-3.03亿、-0.77亿。

资产负债率连年攀升,从2021年的45.63%升至2024年的65.28%,远超行业均值24.72%。流动比率从1.96降至1.25,偿债能力持续恶化。

更隐秘的风险藏在实控人的债务里。沈月雷通过多个员工持股平台(百奥常青、祐和常盛等)加强控制权,而这些平台的资金来源正是其个人大额借款。这种“借款-注资-控股”的循环操作,将个人债务风险与企业控制权深度绑定。

招股书坦承:“若无法获得足够营运资金,可能被迫推迟、削减或取消研发项目”。此次IPO募资缩水7亿元后,11.85亿元的募资额更像是杯水车薪。

05 治理迷局,祐和医药收购案与代持疑云

2020年9月,百奥赛图收购祐和医药100%股权引发监管关注,因祐和医药实控人正是倪健。收购过程中,祐和医药历史文件中出现“代持表述”,中介机构解释为“针对未来股权架构调整的安排”。

但这份解释未能完全消除利益输送嫌疑。原始文件显示,投资人虽未直接持有祐和医药股权,但享有未来继续参与投资并要求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权利,创始股东需配合实现这些权利。这种隐秘的利益安排,为后续公司治理埋下隐患。

当监管层追问细节时,公司仅以“代持表述系针对未来股权架构调整”搪塞而过。在科创板IPO的关键时刻,这些未完全披露的灰色地带,成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
2024年底,百奥赛图账上4亿元现金仅够维持运营至2025年。这家曾誓言改变生物医药游戏规则的企业,如今急切寻求科创板IPO输血续命。

研发团队规模腰斩、核心高管集体出走、实控人薪酬翻倍、研发投入拦腰斩断——当“基因编辑第一股”沦为“高端实验鼠贩子”,其招股书中规划的11.85亿元募资,更像是为过去18亿亏损和千万高管薪酬填坑的资本游戏。

生物科技企业的价值本应体现在研发管线的深度与前瞻性,而非依靠实验小鼠销售的短期盈利。当实控人忙于“借新还旧”,高管薪酬逆势翻倍股票配资炒股怎么样,研发投入大幅缩减,市场不禁质疑:这究竟是创新药企的必经阵痛,还是商业模式的根本缺陷?



上一篇:如何融资炒股 龙蟠科技为子公司提供1.88亿担保
下一篇:没有了